魚皮衣

赫哲族最具特色的服飾

技藝, 文化遺產, 民族

播放影片

魚皮可以用來做衣服?看似非常不可思議,但它是中國東北赫哲族最具特色的服飾。

平時的魚皮通常都係「擺入口」,在餐桌上出現,又或者作為小食。

為何要「着上身」呢?原來魚皮質地結實耐寒,用來製靴亦可隔絕寒氣和潮濕。赫哲族人以捕魚、狩獵為生,以前因為沒有棉麻織物,為遮擋風寒,於是發明了這種特別的衣服。

族人會用當地常見的鰉魚、大馬哈魚、鯉魚等做魚皮衣,過程繁複,剝起魚皮之後,要將魚肉、油脂刮乾淨,之後拿去風乾。

魚肉當然不會浪費,會被曬成魚乾、魚條,是過年的佳餚。

風乾後的魚皮要馬上撒上粟米粉,吸油、去腥,清除魚鱗,加快魚皮纖維化。

再經過千錘萬打,才能將魚皮完全「馴服」,變得像布一樣,柔軟貼服。

之後要一塊塊地按顏色深淺、鱗紋大小篩選出來,再將其拼縫成大塊魚皮布。按照設計圖樣裁剪、定型、裝飾。做一件魚皮衣需要數十張甚至上百張魚皮,至少需要兩個月。

赫哲族僅有5千多人,長年住在東北邊疆的黑龍江、烏蘇里江、松花江流域,交通不便,經濟落後,是唯一以捕魚、狩獵為主要謀生手段,以及用魚皮縫製衣服的中國少數民族,又叫做「魚皮部落」,充分體現了赫哲人利用自然、適應自然的頑強意志與聰明才智。

除了製衣,魚皮更可用來作畫,即「魚皮畫」,又被稱為「無紙剪紙」。它的由來是以前赫哲人將曬乾的魚皮放在蠟燭上熏烤後,鏤刻出圖騰貼在窗戶上,或用於裝飾衣服。

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,赫哲族逐漸「上岸」過上農耕生活,生產生活方式變化,魚皮衣不再流行,魚皮製作更逐漸式微。直至2006年,這門擁有千百年歷史的手藝,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又再迎來復甦。

魚皮文化帶動赫哲族聚居地的旅遊業,當地不少村民製作魚皮衣、魚皮畫、魚骨飾品等手信,民宿飯店亦越來越多,提升村民收入,有人形容曾經的「救命魚」成了「致富魚」。

 

相關影片
      x
      教學影片下載表
      *請填寫學校電郵以核實是否真實及正確。
      *所有收集的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及核實教師身份,並不會向第三者披露。詳細隱私權政策請參考:https://chinacurrentedu.com/education/privacy-policy
      感謝你的支持,影片已傳送至你的電郵,謝謝。
      下載影片提交